不了解现在一些教科书编写人员的脑回路,教科书都快缩水成大纲了。想了一下他们可能有如下理由。
也许他们真的当教科书为大纲,这决定了知识的下线,至于能学习到什么高度,深度,都需要老师和学生来决定。有更高的自由度,但有一个现实问题,大部分人都注重解题技巧,鲜有人思考原理,这确实受限于教科书和教辅书。
回过头来想,每个层次的教科书深度都不同,就像一条路径由浅入深。初中学的声光电力,高中依然上声光电力,不过有更多原理,比如电压与电势差,不可否认这种设计有一定的合理性。对于还未入门的新手来说十分友好。
这让我想到了安卓开发。现在任何一个功能完整的IDE使用都很复杂,包括安卓开发里的Android Studio,这使得入门极为困难,就连最短的手枪都不会握,却指望我去与坦克对抗,按照教科书的思路,我构思了一个IDE。刚开始用的时候只有最基础的新建,文件,编译等功能,随着熟练度的提升,功能会逐渐增多,不至于开始的时候细节巨多,难度巨大,当然坏处就是少了自我探索的乐趣。